第一章     豌豆面圈(quan)

第一章 豌豆面圈

丹营的丹门第四门的大屋这天大喜,一个名叫翰林娃子的婴儿出生了。他一出生就拥有了极高的辈份,是丹氏始祖丹武林第四子嫡传,被称为第十七代传人。据说,他排门(即兄弟排次)小的年龄却拥有着后代辈分大的优势。果然,等到翰林出生时,他就被尊为祖祖了。这在大家族中也是常见的事情。

翰林出生时家境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排场,三间瓦屋原来是牛棚,后来才被用作房间。分家时,因为翰林的父亲是家族的二屋成员,人口多,需要更多的吃饭和住房。但分家并不是按照人口来分配,而是按照门份来分配。人口多反而显得吃亏。在翰林的爷爷看来,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了翰林一家能多分些房子,他把原来的牛棚分给了二屋。其实牛棚非常简陋,即使改变了用途,也始终无法掩盖牛屎的味。对其他门份来说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对于翰林一家来说,这算是一份恩泽。虽然牛棚虽然简易,却足足有五间房子大。

家里稀稀拉拉的家具都是红木和楠木材料制作,雕栏画栋,做工非常精致。特别是各种小玩意儿,如铜、玉材料做的精美小动物、妈妈戴的金项圈、翰章戴的银项圈、锁链等,这些都表明他们之前应该是大户人家。明眼人也明显看出这家的家况是由大家分成小家的破落而显得严重的不搭。

据说,爷爷的奶奶是背篓背着祖祖来到丹营的。那年夏天,就在丹营大河对面大田里晕倒了,被丹门的四门当家的救起。当爷爷的奶奶醒来后,四门的当家问其来由,原来他们同是丹门的外迁族人。虽然家境败落了,但还是寻亲来的。适逢年成不好,讨来饭就给小祖祖吃了,爷爷的奶奶体力不支晕倒在田里。救起爷爷的奶奶和小祖祖的丹门四门掌柜没有顾上给大门、二门、三门知会,当即就收留了爷爷的奶奶和小祖祖在四门。

祖祖小时候放牛时,祖奶怕饿到了他,每每出去放牛时就用烙好的豌豆面饼中间挖个洞,套在祖祖脖子上。这是因为夏天的放牛娃就是光着屁股,上面只穿一个红布肚兜,没有地方装干粮才想出的法子。因此祖祖被人们给起了个绰号叫‘豌豆面圈’,从此‘豌豆面圈’传开了,久而久之,人们连祖祖的真名都不知道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豌豆面圈逐渐长大。在这里放牛、铡草、犁地啥活都干,深得伯父的疼爱和看待。到了年华时节,伯父给祖祖娶妻立房。祖祖当家继承了这个家业后,在丹营算是很气派了。

四合院坐西朝东错落有致的布局。前檐明柱,檐廊楼阁,铸就五间堂屋建筑,琉璃砖瓦且雕绘相间显示优雅端庄。堂屋两边各有五间厢房陪衬,前面一排厅房面朝院内。

只有中间过道开处一大门朝前向院外。院落前石鼓石牌坊、卵石砌花地面、月季花草芬芳竞放。院落前后是橘子、栗子、梅子、枣等果园,再往四周都是水田。

水田往前是一条大河,河水清澈激流河宽足有五十丈宽。岸边清澈的天然青石大小不一排列在晶莹的沙子上面;石缝里钻出的小草有的开着小花有的保持固执的青涩;随着风摇摆着;一望无际。人行小道是人为铺就的石子路;路旁小草顺风起舞;似乎在给经常经过的路人展示其多情多姿。

河太宽不能架桥,人们在洪水过后就用大石头放在河里当做跳石过河,这样不用脱鞋挽裤腿。

但牲畜过河就困难了,特别是牛,硬是不上跳石上,无奈何只有有人牵着牛趟河而过。

河对面有开阔地本门的人叫十亩大田;从上游引来水成为可浇灌的水地,种稻谷是这里水田的主要农作物;秋收时节,金色稻浪起舞,气势磅礴,也鼓动这庄稼人喜悦的心。

再往前就是连绵的大山,挡住了视野和去路,这大山就有绰号‘豌豆面圈’自家的山,这山足有百丈高,而且非常陡,山连着山,顺着河流连绵不断,直到五里开外,被丹江拦腰断开。山顺着河往南,越来越大,越来越陡峭,这里人称往南的群山峻岭称为山里。

清晨,站在门前,雾锁河畔,层出的山峦格外巍峨多姿。

顺河往南,山体从红色土石层,越来变成坚硬的青石,青石从表面看是黑色、青色、白色交汇着,有整体突巫的连体巨石,有独个形体古怪大小石阵,他们形似乱无章法,稀稀拉拉在杂草丛中,且显得神秘。

他们也许是天外来客,也许是经历了惊涛骇浪。人类也只是猜测他们的故事。

祖祖和放牛娃们经常把牛栓到天然的石鼻子上,去打斗玩耍。也在大石窟里穿梭捉迷藏。

切近丹江的风化层的山体,人们在表层开垦了梯田,种植了山地农作物,山坡地经常种植的芝麻、红薯、包谷、谷子等。

挡在眼前的大山也是祖祖的,前辈没有起个好的名字,竟然直接叫前坡,这个坡也的确名不副实,太陡了,特别是半山腰到山顶简直和人体站立平行,爬一步就气喘哈赤的,脚底有碎小的自然脱落的风化石,大小不一,一不小心滑倒,人就被滚到半山腰。

还好,半山腰还有围着山的一片十余丈宽的可耕种的开阔地,才不至于滚到山底。

要想从其他地方转着上山,要围着山盘旋着上,山洪冲刷的沟壑,更是天堑难越,只有通过山底绕过沟壑,通过邻家山界绕过,这样,要多走半天路程,农家人硬可爬山也不愿意转山。

这山,人可以爬,耕畜是不能的,为了克服牲畜无法上山,只有在山顶上住家养耕牛,也看管庄稼和耕种与收割。好在山上还可以打出水井,山后住着几户人家。

到了山顶,延长近二里地都是祖祖的可种山地。如番薯、玉米、豌豆、芝麻等,好年时光还是很有收获。

跨过山五里山地后,又是和祖祖居住一样的地势,开阔地横向五里,纵向一头扎进丹江,另一头通向群山中,直至武当山。

沿着水地向南,以大槐树最有名,听说是始祖为了纪念原迁徙居住地--山西大槐树的根而特地栽种的,已经几百年了,人们耕作歇息,路人路过也当成临时露天驿站,特别是樵夫们担柴负重都要在这里打住。

大槐树荫底下,有 十多个水缸大小的不规则的天然大青石,供人们歇息。

再往南是娃娃桥,这座桥也有几百岁,是始祖带领弟兄们从山里运回青石,请石匠用了三年时间建起来的,桥上有两人高的石渠通水,桥面石栏柱上雕刻娃娃头,因此得名娃娃桥。这座桥是解决了在往西南方向另一山系的河流拦住了继续向南的通道和耕作方便。

营盘西面,不远是延绵数里长的丘陵地带,抵近后则有大山拦住,始祖和先辈墓地就建在大山顶半腰开阔处。山腰成怀抱式地势,两边分别有丘陵顺东西方向逐渐平缓至营盘开阔地。中间一条从开阔地一直到山顶的。

潺潺泉溪响声与山谷各种鸟鸣形成交汇。悦耳神往。这里驻扎着丹门最高辈分。

再往西翻过山,和前坡翻过大山一样纵横山峦,山峦沟壑里有依泉眼而建的道场,最为大气和旺盛的称为龙泉寺,泉即称为黄龙泉,这里林密泉旺,前来朝圣的人们络绎不绝。

他们多是从冲口的兴化寺朝圣完来到龙泉寺。体验神秘经传。

在祖祖院落后不远在西南方向就是舜帝庙。实际也是尧舜庙,舜帝庙分为两大殿,大殿是尧帝禅让殿,有尧禅让位与舜的雕像,偏殿为舜帝与英和娥皇二妃。

庙里庄严肃穆,庙外却很闹热,每到过年、节气,管事的可忙乎了。先是分为大丹营,大丹营又分大门、二门、三门、四门,依次排老长的队。

先给尧帝磕头,后给舜帝磕头,完后要给二位娘娘磕头,先大人后小孩,轮到小孩磕头跟下扁食一样扑通,扑通跪倒一大片,他们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稚气的笑。

就这样一拨一拨的磕头,庙外大院子,却是锣鼓喧天庆丰年的热闹场面,有划汉船的,妞秧歌的,踩高跷的,听自己的娘说,在丹弯可就没有这么大排场。

年关中,拜完舜帝后,要给四大门的长辈拜年,又是小孩们分为辈分成群结队的到一家一家去,又是扑通扑通一大堆孩子的磕头声,虽然有的娃娃头都磕疼了,但还是喜笑颜开。

大人们虽对多数孩子都不认识,照样喜气洋洋掏出红包给孩子们,还扬手散钱撒果,让孩子抢,图个吉祥喜庆。

大丹营是个方形营寨,坐落有序。小丹营也是方形营寨坐落而成。大小丹营成为一个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为宽的长方形的营寨,听说是上古舜帝营寨和朱丹营寨的位置。

始祖当年来开拓后沟,现在看来似乎有防务考量,从沟口有金家寨、李家寨作为守咽喉要塞,沟里五里长廊是似为疏密机构,最后才到沟底,从沟底往上一层层阶梯式住宅,阶梯越高辈分越大,权利越高。

这种布局似乎是为了族群抵抗外来侵略而建,看来祖祖还是有武行。

大小丹营南向是武当山,北向是丹水淅水汇流的丹江,丹营人称为南河。丹营所有门户是坐西朝东向,东向沿营盘有条大河,是从源头武当山从南向北倾流而下汇入南河。

自然形成丹营地理南高北低地势,祖祖家坐落在丹营的最南向,南北向地势平坦地带。

始祖有四个儿子,延嗣为四大门,四大门组成大丹营,小丹营,但小丹营却是外戚多。

祖祖的地域也算阔绰。南与贾岗接壤、西与杨沟接壤、北至南河、东与张湾接壤,始祖丹武林当年按照四门家族分割土地和物产。

在四大门中,四门算是翘楚。

夜晚,更声伴随着江畔水涛,晨曦,炊烟缭绕冉冉,青雾紧锁着河畔,层间流水潺潺,且看人畜出耕忙。牛背骑牧童。

绰号为‘豌豆面圈’的祖祖和往常一样,只身穿一个红肚兜,骑着水牛背上,吹着牧笛走出营盘。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呼啸生涯